您的位置 首页 海洋资讯

【一张蓝图绘到底 “八八战略”新答卷】上下游协同治水 新昌嵊州共谱生态美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6月23日讯(浙江卫视记者 林轩 傅筱铭 蓝媒号·嵊州台 新昌台 绍兴台)“...…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6月23日讯(浙江卫视记者 林轩 傅筱铭 蓝媒号·嵊州台 新昌台 绍兴台)“八八战略”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绍兴新昌县和嵊州市,地处新昌江的上下游。十五年来,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两地实行区域污染联防联治,谱写了绿水青山的全新篇章。

绍兴新昌江嵊州新昌交界处

嵊新两相依,治水一条心,水岸同治织绣锦,绿水青山谱新篇……

被两地市民争相合影的,是全省治水最高奖——大禹鼎。这个月,嵊州第一次捧回这尊沉甸甸的奖杯,而上游的新昌县,也把自己的首届“大禹鼎”拿出来,一起展出。

一个展,两尊鼎,这样的场景让人很难想象,十几年前,因为新昌江的水污染,上下游的两个县没少闹过矛盾。住在交界处的葡萄大户竺相林清楚的记得,当时,新昌江上游有不少医药化工企业,因为污水排放,自己下游的葡萄园亏损很大。

嵊州市城南新区黄泥桥自然村村民竺相林:“那个水污染相当严重。我们这个村子里拿出去的葡萄,人家说,哎呀,这个葡萄不好,要污染死的。”

嵊州市治水办专职副主任邱晓军:“因为水的问题,交界的两个村之间,村民之间有矛盾,村与村之间也有矛盾,实际上就是街道之间也是有问题。”

下游百姓把污染的矛头直指上游,而上游,医化产业占GDP60%的新昌县也有苦恼。

新昌县环保局副局长石德灿:“上游为了保一江清水乡下送的话,财政收入要减少,企业的利润要减少,老百姓工作岗位要减少。而且风险比较大的过程,万一一步做不好,影响到社会稳定的因素也有的。”

上游要吃饭,下游要喝水,这样的矛盾该如何解决?2003年,省里提出八八战略,明确要近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这让正犯难的两个兄弟县市,下定决心来共同治水。

同年,两地联合出资的嵊新污水处理厂开始设计规划。

绍兴市嵊新首创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费乐民:“从传统的角度来说,谁都不想(污水处理厂)放在自己家门口。省委省政府提出八八战略,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大的方向,最后两家呢,摒弃了传统的观念,舍小家为大家,把这个厂址定在了嵊州。”

下游治标,上游则要治本。2005年,新昌县出台《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方案》,以牺牲近40亿投资额的代价,关停并转30多家医化工企业。县政府一口气连发十个文件,对重点企业都明确了具体整治措施。

新昌县环保执法大队大队长章卓栋:“7号,8号(文件),9号,一直到16号,一口气下发了十个文件,针对污染企业,一家企业一个文件一个措施。”

新昌县环保局原局长徐国安:“八八战略明确指出,要发挥浙江生态优势,打造绿色浙江,所以我们当时用壮士断腕的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工作,往前推。”

在两地共同努力下,2007年,嵊新污水处理厂正式投入使用,每年处理污水5100万吨,2009年,新昌江水质从劣五类提升到三类水。水质有了明显提升,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嵊州市桥里村村委会主任施益鸣:“我们村里(发现问题)只有反映到街道,街道也只有向上面反映,因为它管不了上面的企业,那边是新昌的。”

如何打破地域限制?去年底,两地携手推出了“跨界河长”新模式。

在南岩排渠新设立的河长牌上,我们看到两位跨界河长,分别来自新昌七星街道和嵊州城南新区。

南岩排渠跨界河长汤红俊:“前几年,互相也有踢皮球的情况。这次我们嵊新协同发展,专门设置跨界河长,大家都有责任,大家都不用推了。”

南岩排渠跨界河长黄柏才:“我们定期一起开会协商,还建立了微信群,在群上反映这个渠道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联动立即去把它处理掉。”

如今,两地还投资1000万元,建成新昌江智慧河道综合管理平台,用物联网、遥感等先进技术,实现河道的智慧管理。目前,新昌江交接断面水质逐年改善,接近Ⅱ类水标准。

绍兴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治水办(河湖长办)常务副主任方林苗:“我们将坚定不移的沿着八八战略的指引的路子走下去,进一步强化,水环境区域治理的,协同治理的理念。打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宜居生态,打造美丽生态的示范区。”


编辑:陈洁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海洋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oceanol.com/zixun/156993.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