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5月14日讯(浙江电视新闻频道记者徐凤、史荣峰)我们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有部分是来自小作坊,而在城郊结合地区以及农村地区,食品小作坊更为常见,长期以来,小作坊由于多、小、散、乱的特点,始终是食品安全隐患的高发区,5月14日,浙江省卫生计生委透露,对于食品小作坊的卫生管理,我省也有了地方标准。 近日,浙江省卫生计生委批准发布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食品小作坊通用卫生规范》,将在今年的11月1号正式实施。 根据标准规定,食品小作坊是指有固定生产加工场所,从业人员较少,生产加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单,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活动的生产者。具体来说,固定从业人员不超过7个人,除了办公、仓储等非生产加工场所外,生产加工场所的使用面积不超过100平米。 《食品小作坊通用卫生规范》立足食品小作坊的特点,提出了既符合小作坊生产实际,同时又能保障食品安全的相应要求,特别是对于公众重点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细化规范。 在《食品小作坊通用卫生规范》正式实施前,卫生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陆续开展针对基层监管人员和所有食品小作坊业主的培训,加强对小作坊的检查指导。 截止2017年底,浙江建档的食品小作坊一共有7194家,主要涉及豆制品、米面制品以及糕点、酒类等传统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约八万人。 编辑:刘彦辰
食品小作坊的卫生规范 浙江有了地方标准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5月14日讯(浙江电视新闻频道记者徐凤、史荣峰)我们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有部分...…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海洋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oceanol.com/zixun/156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