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网上最热的话题
一定是垃圾分类
朋友圈里,各种灵魂拷问被疯狂刷屏
最熟悉的一句就是
作为首个正式试点城市
上海怒上一波热搜
不过,作为首批试点的46个重点城市之一
最严垃圾分类离浙江也不远了
面对势将必行的垃圾分类,某些地方的浙江人却表现得相当淡定:这不是早该做的事吗?
法宝一:垃圾分类 农村的变化最大 浙江农村的垃圾分类公共投放点 在金华市金东区六角塘村,每户门前的垃圾桶上,都贴一张二维码。只要扫一下,就可以按照好、中、差3个标准,给这家打分。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的,得“高”分,做得差的,自然是得“差”分。这样的垃圾分类智能化管理考评系统,在当地,2017年7月就开始实行了。当年,金东区累计实现垃圾堆肥还田2739吨,以人均日产生0.67公斤计,约60%“会烂”的垃圾实现了无害化还田。 金华市金东区的智能垃圾桶 这当然不是个例。 从今年6月开始,浙江省德清县下渚湖街道上杨村,村民也是扫描二维码进入智能收集系统。村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和后台显示屏查看收集情况,分析收集报表,年底通过奖励先进、曝光不合格等办法,助推垃圾分类工作。 浙江省自2013年启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目前已在全省乡村地区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形成分类收集、定点投放、分拣清运处理、回收利用的工作流程,在乡间践行现代文明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 在浙江省安吉县五鹤村,一辆运送分类垃圾桶的车辆行驶在竹海间的小道上。 根据2018年年底的统计数据:浙江省2.7万个建制村中,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已经实现建制村全覆盖,其中41%的建制村,已经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浙江农村所以这么美丽,很早就推行垃圾分类功不可没。 在浙江省安吉县五鹤村,村民在家门口倾倒可回收垃圾。 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夏禹桥村,工作人员进行垃圾分拣工作。 在杭州市临安区上东村,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回收利用加工成有机肥。 这只是浙江的普通农村。垃圾分类,是已经在做的事,所以,心里有底。 法宝二:新版“垃圾换糖” 城市垃圾分类也早已展开。 2018年12月开始,金华兰溪市新引进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居民按类将垃圾投放后,机器就能立即给予现金奖励。 2019年6月10日起,桐庐旧县街道“鸡毛换糖”垃圾分类2.0版本最近上线了,街道共五家门店全员上线服务村民。居民不止可以用垃圾兑换生活用品,还能兑换书本等文化用品。 多花一点时间,把垃圾分好了,不仅保护环境还有奖励,一举两得! 法宝三:手机点点,垃圾轻松上门收 从2017年11月起,在杭州余杭区毓秀家园小区,居民将家中的垃圾经过简单的干湿分类后,只需点一点手机,虎哥回收的工作人员就会上门收取。 垃圾回收也是一个新产业,有人早就嗅到了商机。当然,出发点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垃圾分类并不是什么“新理念”。 1999年8月起,杭州市环卫部门在上城区向阳新村和锦花苑两居民点开展垃圾处理新的分类试点,当时要求居民把垃圾分类,分别投入到不同的垃圾桶里。 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等地就被确定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 要从杭州开始试点算起,已经21年了;从全国试点城市确定,也已经19年了。 给予准备的时间,其实已经相当长。 这种情况下,认真去了解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是跟上时代最好的办法。 中国蓝新闻+ 垃圾怎么分,这张图基本够用↓↓↓ 如果这张图里没有 也完全不用慌 在支付宝首页搜索“垃圾分类指南”,就可以进入小程序,输入需丢弃的垃圾名称,就可以获取正确分类结果啦↓↓↓ 认真学习起来! 编辑:陈洁
为了我们生活的环境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