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23日发布53项举措深化自贸区改革创新。此次举措涉及营造优良投资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人力资源领域先行先试等方面,以推动自贸试验区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中国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唐文弘在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次发布的 《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既有降低准入门槛的措施,也有向地方下放权限的措施,进一步推进了中国政府的简政放权,“《若干措施》既有“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建设工程设计企业、人才中介机构等方面的资质限制”这类降低准入门槛的措施,也有“授予自贸试验区自由进出口技术合同登记管理权限”这类向地方下放权限的措施。为激发医疗领域投资活力,提出在自贸试验区内对社会办医疗机构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实行告知承诺制。为推动自贸试验区文化市场繁荣发展,简化艺术品进出口活动的审批与监管等。
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介绍,这次发布的《改革创新若干措施》涉及金融的一共有12条,主要是促进贸易便利化,为自贸试验区改革提供金融支持,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我们将逐步缩短(金融领域的)负面清单,在涉及金融牌照的全领域放松外资金融机构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度扩大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用审慎要求替代准入和资质的限制,激发外资金融机构参与我国金融市场的积极性,推动资金更为自由的流动。”
此外,《若干措施》还显示,今后中国将支持自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个人按照规定开展境外证券投资、支持在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支持自贸试验区依托适合自身特点的账户体系开展人民币跨境业务等。
中国海关总署自贸区和特殊区域发展司主要负责人陈振冲当天介绍说,《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53项措施中,9项涉及海关工作,主要围绕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展开,“一是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也就是货物贸易、海运仓单申报等功能基础上,拓展航空、铁路仓单申报等新的功能,以满足自贸试验区新的发展需要,并加强与“一带一路”重点沿线国家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二是涉及出境自贸试验区口岸开放和完善口岸进口种苗、水果、食用水生动物、药品和生物制品等特殊进口货物的功能。三是支持平行进口汽车保税仓储,创新开展保税维修,艺术品保税仓储、税款保证保险等业务。”
陈振冲表示,下一步,海关总署将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的细化、分解落实,进一步推动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编辑:谢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