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5月22日讯(浙江电视新闻频道记者关妮 储善治)杭州自2013年启动五年治堵工作,成效显著。据统计,杭州的全国百城拥堵指数排名已经从治堵前的前3位大幅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第83位。五年来,杭州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公交分担率达到了41%。交通基础设施供给明显增加,五年来杭州新增128公里快速路,同时,停车泊位与车辆保有量之比,从0.33上升到0.5,也就是每两辆车就有一个泊位。 另外,公安交警部门对路面交通的创新管理举措,以及以互联网大数据为载体的“城市大脑”交通模块的综合运用,也让杭州在城市交通治堵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接下来杭州将启动新一轮的五年治堵工作,一方面要求挖掘现有交通设施服务中的潜能,例如推进已建成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逐步开放,深化城市大脑研究和利用等。 另一方面加快城市交通设施资源与空间资源的开发,加快建设“四纵五横三连十三延”的城市快速路网,到2022年,杭州市区汽车泊位与汽车保有量的比值要达到0.65以上。 此外,杭州新一轮治堵工作还将重点调控居民出行需求的空间与时间分布,其中提到要提升部分时段、重点区域的机动化出行成本,来引导居民选择公共交通或慢行交通出行,加强高峰时段城市核心区的车辆限行管理。 中国蓝新闻+ 杭州城市交通拥堵治理有效,小伙伴们出门不用再害怕堵车了!那么,小编也带大家看看其他人口密度大、交通拥堵严重的地方又是如何治理的。 日本:公共交通出行率达到80%~90% 日本东京是最典型的以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为主的国际大都市之一,各种公共交通十分发达,而且换乘便利、准确高效,工作日公共交通出行率达到80%~90%。因此尽管这里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圈)之一,交通拥堵问题却得到了很好的缓解和控制。 新加披:比车辆更贵的购置税 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国家之一新加坡,为了缓解城市交通压力,1990年新加坡开始推行“拥车证(COE)”制度来调控机动车保有量。具体做法是通过每月举行的公开竞标方式,打算购买机动车者必须先竞买“车辆拥有权”才能购车。还要额外支付高达车辆价值2.5倍的消费税。 香港:人车分离、立体化交通 在中国香港,主次干道一般不设“慢车道”,只设快车道和人行道;主干道一般为双向4~6车道,次干道一般为单向行驶道,这种道路系统的科学设计理论上能够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交通运行速度,减少路口交通事故;此外,最大限度的实现人流和车流的分离,在香港的主要街道上,每隔二、三百米就有会一座人行立交桥或地下通道,有的人行立交桥或地下通道甚至可以跨越几个街区,这种立体化交通布局无疑会对缓解交通拥堵产生很大积极作用。 (实习编辑:王欣怡) 编辑:王鑫
杭州拥堵指数排名大幅下降 每两辆车就有一个泊位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5月22日讯(浙江电视新闻频道记者关妮 储善治)杭州自2013年启动五年治堵...…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海洋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oceanol.com/shengtai/157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