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海洋生态

能治堵、能规划还能提供精准服务!杭州这个大脑有点不一般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5月15日讯(浙江电视新闻频道记者朱卫东 史荣峰报道)今天上午,杭州市政府召...…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5月15日讯(浙江电视新闻频道记者朱卫东 史荣峰报道)今天上午,杭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了《杭州市城市数据大脑规划》。根据《规划》,到2022年,杭州要基本完成城市数据大脑在各行各业的系统建设。

什么是城市数据大脑?

通俗地讲,就是用 “互联网+现代治理”的思维,整合汇集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大量数据,在城市治理领域进行融合计算,实现城市公共资源配置、事件预测预警等功能。在2016年10月的云栖大会上,杭州向全球宣布启动杭州城市数据大脑建设。

城市数据大脑应用于何处?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短短两年时间,已初见成效。目前试点的中河—上塘高架道路平均延误降低15.3%,出行时间节省4.6分钟;萧山区覆盖区域内208个路口,畅通比例总体提升5%。

优化城市公共资源

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方案。

比如通过大数据,勾画城市公共资源需求图,并与现有资源配置情况、待配置资源进行分析比对,得出资源高效利用的城市治理方案。这样一来,对老龄人口比重大的地区,社区养老等就可以予以倾斜;年轻人集聚地区,可以优先配置购物中心、休闲娱乐设施等,使公共服务供给更精准。

推动城市治理模式提升

依托城市数据大脑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例如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可以通过数据画像,对游客的特征进行分析(年龄结构、地域分布等)为游客提供精准化服务。游客数据画像,还能为管理部门优化景区和提升体验提供数据支持。

推动产业发展

城市数据大脑的建设,让不同权属、不同类型的数据有了融合、共享的可能。

城市数据大脑最终将向社会开放城市级的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提供数据资源服务输出,带动一大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其周边产业的发展;还将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数据+工业,建设工业大脑等建设。

覆盖更广的超级应用

在各行业系统之上,从全市发展的视角看城市管理和运营,建设覆盖领域更为广泛的超级应用。

未来,城市数据大脑可以对每家企业进行实时数据分析,包括人员流向、水电气使用数据、物流数据等,在参数足够的情况下,通过构建数据模型,可以对这家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进行分析。如果将企业样本量扩展到在杭所有企业,就可以建设杭州企业运行状况的实时晴雨表,进而分析出当前经济运行可能存在的问题。

另外,像道路动态路况、停车位实时数据、医疗门诊流量等,今后都可以在掌上“城市数据大脑”中一键查询。

小到可以“指挥”车辆,减少拥堵;大到能为公共资源配置、宏观决策指挥、事件预测预警、“城市病”治理提供帮助。


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副局长孔万锋说:“城市数据大脑不仅使监控的利用率提升到100% 而且替代并超越了人工视频巡检和路面巡逻,将交警部门的日常工作重心从发现问题转移到处置问题上,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杭州市数据资源局局长郑荣新说,构建城市数据大脑,最大的意义在于将其应用于城市的各个行业领域,包含交通、平安、城管、医疗、环境、旅游、智慧亚运、移动办事等八个方面。城市数据大脑通过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运行效率,将给生活在杭州的每一个人带来便利。


目前,杭州城市大脑处于那个阶段?

记者了解到,目前杭州正在将15个市级部门的数据纳入到大脑平台,并建设城管、交通等主题数据库。而到2022年,杭州城市数据大脑系统则基本建成。

杭州城市大脑发展规划:到2022年唤醒更多“沉睡”数据

据悉,基于前期建设成果,杭州城市大脑将这样发展↓↓

今年将完善完善城市数据大脑数据平台,建设城市数据大脑交通系统V2.0,扩展覆盖范围。

2019-2021年,在杭州主城区全面推进城市数据大脑交通系统建设,建设平安系统,推进智慧亚运和城管、医疗、旅游、环保等领域系统建设。

2022年,实现“城市数据大脑”交通治理的全域覆盖,基本完成“城市数据大脑”在各行业系统建设,投入实际运行;开展跨行业、跨领域数据资源开发,唤醒更多“沉睡”数据,基本完成杭州城市数据大脑主要场景建设。

【新闻多一点】

【浙广短评】智慧城市需要数据大脑的协调指挥

编辑:陈洁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海洋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oceanol.com/shengtai/156811.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