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4月29日讯(浙江电视新闻频道记者 倪德良)马上就到五一国际劳动节了,这是全球劳动者的节日。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不需要那么多人力了,甚至干脆全都由机器完成。于是,一些我们生活中曾经熟悉的职业已经或是正在慢慢消失,而坚持在这些岗位上工作的人们,也是寥寥无几。 19世纪,英国街头照明的都是煤气灯,需要专人手动点灯和熄灯,干这个活儿的人就是“灯夫”。据了解,19世纪,仅伦敦就有几千名灯夫,他们在夜幕降临前点亮煤气灯,给走夜路的行人照明,太阳即将升起时,又踩着梯子将灯一盏盏熄灭。 但是电灯的普及让灯夫们失业了,市政部门只需统一推上或者拉下电闸,整条街的电灯路灯就会亮起或者熄灭。如今,伦敦街头还保留少量煤气灯,每当灯夫工作时总会有游客好奇地询问他们在干什么,灯夫说,每当这个时候都会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 法国:胶片电影放映员 随着电影制作技术的发展,今天的大部分影片使用的都是数字格式,不像过去都是35毫米的胶片拷贝。 法国巴黎卢克索影院是一家有着近百年历史的电影院,如今这里放映的电影也多是数字电影,传统胶片电影放映员必须学习新的放映技术,才能不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卢克索影院的这位电影放映员过去接触的多是胶片拷贝,他说那时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当胶片出现问题时手动修复,确保放映正常进行,拯救一场电影的自豪感堪比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现在,虽然放映数字电影要轻松很多,但也少了不少乐趣。 在巴西,老式电梯的开关门需要专人手动实现,而且在过去,只有高级建筑才会配备直梯,为了表达对搭乘者的尊敬,直梯里一般都配有服务员,不仅负责给乘客开关门,还负责按楼层按钮。 不过随着电梯技术的发展,如今的直梯不仅速度更快,而且可以自动开关门,遇到紧急情况也有求救按钮。无论是高级宾馆还是普通居民楼,都会安装直梯,它不再是“高级、上流”的象征,因此直梯服务员这个职业也就显得没太用处了。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这家宾馆里,这位直梯服务员已经干了21年,她说只要有需要,自己就将一直干下去。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有家历史悠久的雨伞修理店,店主兼修理师傅就是这位老人,他说如今的生意大不如从前,几乎没有人来修伞了。 过去人们手里钱少,买一把雨伞就要把它“用够本儿”,伞骨坏了或者伞面破了,都会花点儿小钱修一下接着用。但是现在,人们生活富裕了,家里不止一把雨伞,即使用坏了,买把新的就可以了,很少有人想到去修理。 这位老人说,如果有朝一日他下岗了,最大的心愿就是去实现年轻时的梦想:当一名足球运动员。 在数码相机不普及、手机也无法拍摄清晰彩照的过去,人们拍照用的是胶片,拍完一卷胶卷都要送到照相馆冲洗,在暗房里冲洗照片的技师应运而生。 当手捧洗出来的照片,回味拍照时刻的心情,人们都会露出会心的笑容。 如今,不仅数码相机普及,智能手机更是方便人们随时拍照,打印照片的设备也更加小巧方便,胶片逐渐退出人们生活的舞台。在委内瑞拉,冲洗相片的人越来越少,暗室技师这个职业正在慢慢消失。 菲律宾:景区摄影师 脖子上挂着相机,指挥游客在最佳位置摆出各种造型,“咔嚓”一声定格瞬间。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著名的“黎刹公园”里,这位景区摄影师的生意显然不好,他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早上就能赚40美元,可是现在,有时候一天都难做一单生意。 编辑:朱惠子
英国:灯夫
巴西:直梯服务员
阿根廷:雨伞修理师
委内瑞拉:暗室技师
到著名景点旅游一定要留下“到此一游”的照片,在家用相机不普及的过去,景区摄影师就成了一个吃香的职业。
然而,现在谁家还没有个数码相机,就算没有相机,手机都具备拍照功能,很少有人专门找景区摄影师拍照了。
五一国际劳动节:全世界那些正在消失的职业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4月29日讯(浙江电视新闻频道记者 倪德良)马上就到五一国际劳动节了,这是全...…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海洋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oceanol.com/shengtai/153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