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西湖”牌缝纫机吗?见过“永久”牌自行车,还有“上海”牌手表吗?这些对于70或80年代的人肯定不陌生,这是那个年代经典的结婚“三大件”,也是家庭殷实的象征。谁出去要是戴上一块“上海”牌手表,或骑上一辆“永久”牌自行车,那脸上真是倍有面子。到了九十年代,“大三件”升级成了彩电、空调(摩托车)、录像机(影碟机)。随着时代的变迁,在21世纪的婚嫁中,家用电器都称不上结婚“三大件”了,有房、有车成为“标配”,婚礼的仪式感也越来越强。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婚事”变奏曲都在时代的发展中演进和变化。
浙江海宁的周建中先生是中摄协会员,今年74岁,19岁时就喜欢并开始摄影。近40年间,他利用业余采风和参加亲戚朋友婚礼的机会,陆续拍下了不少“婚事”影像。周建中说,在儿时的记忆中,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村里有喜事,那欢天喜地的热闹和有糖果吃的快乐,至今记忆犹新。尤其是,那时没有小轿车,新娘子一到村口就由伴娘和迎亲队护送步行到新郎家中,我们几个小屁孩就跟在新娘子身后追着要喜糖,好一番热闹。而今,结婚的阵仗变成了一个个婚车队,不是奥迪,就是奔驰、宝马,现在的孩子们已经体会不到当年我们的那份快乐了。
下面,就让我们随着周建中先生的镜头,一起追忆和感受下乡村的“婚事”变迁和时代的 发展吧。
(80年代),拍摄于海宁,在敲打的铜锣声中,向全村宣布喜事,孩子紧随其后,将新娘送入新郎家。摄影周建中
(80年代),在海宁石路乡的一户农家婚礼上,他们向当地水利局借来小船,迎娶新娘,这也算是水乡的特色。摄影周建中
(90年代),海宁石路联和村范家的婚礼,一家人在院子里忙碌着筹备喜宴。摄影周建中
(00年代),海宁石路联和村范家儿子的婚礼上,鼓乐生平、有鸡有鱼。摄影周建中
(00年代),拍摄于海宁长田村,一户农家的儿子在杭州工作,回乡办婚礼。摄影周建中
2008年11月,海宁庆云祝姓人家的婚事。大红烫金的喜字挂满窗口,一派喜气。摄影周建中
2009年,拍摄于海宁石路联和村,新人准备开始拜堂仪式。摄影周建中
2009年,拍摄于海宁石路联和村。在女方家接亲与装运嫁装。摄影周建中
2009年,拍摄于海宁石路联和村,农家婚宴上一字排开的鲍鱼。摄影周建中
(10年代)海宁周王庙石井村蔡姓人家的婚事。红毯、红轿车,中国人的婚事里,红色依然是主角。摄影周建中
2010年,拍摄于海盐,红红的被子象征着幸福一辈子。摄影周建中
2010年,拍摄于海盐,高级轿车来迎娶新娘。摄影周建中
2018年,拍摄于海宁硖石街道赞山景苑,新人家门口的仪仗队好不热闹,非常有阵势。摄影周建中
2018年,拍摄于海宁硖石街道赞山景苑,新婚夫妻在家门口的国旗下合影。摄影周建中
以上图片来源新蓝网-中国蓝新闻拍客周建中,内容转载、媒体协作请联系新蓝网:18058770902。 编辑:冯固
蜂之眼\/满满回忆 光影中感受乡村“婚事”变迁
你见过“西湖”牌缝纫机吗?见过“永久”牌自行车,还有“上海”牌手表吗?这些对于70或80年代的人肯定...…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海洋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oceanol.com/shengtai/149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