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毅,夏立平
韩国北极政策特点
韩国北极政策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一) 以国内经贸需求为导向韩国北极综合政策中优先将船舶制造业创新融入北极开发, 发挥自身独特的破冰船制造和航运业优势产能, 以在海运、港湾、成套设备等领域的经验积极参与北极航线的开拓以及能源与资源开发项目, 吸引了北极国家的青睐与合作, 构建了在北极事务上的话语权。韩国的极地研究为促进韩国绿色科技以及绿色工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气候变化调节技术和气候变化减排技术的发展, 加速了经济增长方式由制造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从而提高了韩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二) 善于利用北极博弈中的大国矛盾北极治理中贯穿着大国博弈, 由于冷战思维诱导的“中国北极威胁”论、俄罗斯的领土要求以及历史纠葛, 北极地区国家更愿意接纳韩国参与北极事务。韩国充分利用大国矛盾和自身享有的优势, 与芬兰、挪威、丹麦、冰岛等国合作密切。韩国是第一个与加拿大签署自贸协定的亚洲国家, 2017年又签订双边货币互换协议。近年俄韩建立起多层次、多渠道的双边密切合作, 获得北极航道开拓的全方位参与权。(三) 选择国际合作为切入点即使韩国已经成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 但作为一个中等国家, 难以在北极事务上采取单边行动, 只有与相关国家及北极理事会等国际组织合作, 才能实现自身利益。在此背景下, 与域内国家或相关国际机构积极开展合作成为韩国的必然选择。(四) 注重人文交流韩国在参与北极事务上, 沿用了其经济先行、文化辅助的对外经济发展模式。以投资、经济合作开道, 通过为目的地创造经济利益来实现一定程度的影响力, 其后以文化等软实力内容的输出作为匹配, 增强目的地人民对韩国的了解、好感甚至认同, 经济利益与文化认同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韩国政府认为与北极原住民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是从长期层面为韩国在北极地区进行开发和实现国家利益所作的基础准备, 以青少年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是通过双方互动最终形成能够互相理解的文化共识, 这种共识将会对韩国在北极地区的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拓展东北亚在北极治理中的合作共赢
中韩一衣带水, 文化认同, 经济依存, 中国已经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对象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最大的外资投资国、最大的人员往来对象国和最大的海外留学生来源国, 2015年2月, 中韩自贸区谈判全部完成。但中韩两国关系在各自外交战略主导的同时还受到美国、朝鲜等外在因素的干扰,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美国的印太战略、朝鲜核问题以及“萨德”入韩。随着2018年以来半岛形势进一步缓和,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与韩方的“半岛新经济地图”及“新北方政策”对接, 中韩合作面临全新机遇。
中国和韩国均是北极圈外的近北极国家, 在北极地区既无主权利益, 也无主权要求, 但是北极气候变化、航道应用和北极资源开发对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国是北极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中国提出的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一带一路”建设中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东线直抵韩国、日本和俄罗斯远东, 通过北极航道抵达欧洲和北美大陆, 与韩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高度洽合。中韩同在2013年被接纳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 中韩应拓展参与北极治理的合作空间,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 互联互通, 强强联手, 开辟更加广阔的合作共赢空间。具体可从下述三个方面展开合作:(一) 强化东北亚北极科学合作, 共同跻身极地科研强国中日韩等东北亚国家在气候变化、海洋等方面有共同的科研诉求, 其中中日韩均拥有极地破冰船和极地科考站, 在2017年和2018年举行的中日韩三国北极事务年度高级别对话中三方均表示愿在包括北极科学研究在内的诸多领域加强合作。2018年3月北极理事会高官会议提出进一步加强北极地区气象合作, 中日韩共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北极海冰融化增多, 显著影响东北亚季风和极端天气频率, 中日韩可借助这一契机, 强化合作, 进一步提升在北极治理中的话语权。可通过建立共同科研基金、举办极地科研国际论坛、学者互访、互派专家参加对方每年的北极巡航、极地科考站互相交流, 共享北极海域科研数据。鼓励新技术引进, 共同研发适用于北极自然气候条件的生命保护和生产活动设备。组织青少年夏令营, 通过参观“极地研究展览馆”, 向青少年普及极地知识, 为北极开发做好人才储备。(二) 学习韩国北极合作经验, 中韩联合开发北极航道进入21世纪以来, 韩国政府为开发北极航道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国应尽快在外交、港口建设和航运设计上向韩国学习。当前应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风, 促成中韩外交互信, 拓宽合作领域, 鼓励国企参与开发俄罗斯北极海岸据点港湾和航道辅助设施建设。学习韩国经验, 鼓励民间航运公司积极开拓北冰洋航线, 组织派出海运专家和极地专家上船与货轮同行, 帮助海运公司总结积累北冰洋航行经验, 同时对利用北冰洋航线的货轮采取减免国内港口使用费的优惠措施。利用企业家互访、推介会、展览会、基金资助等手段鼓励中国企业联合韩国企业在北极航线开展合作, 推动韩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三) 强化与俄罗斯联系, 中韩合作开发北极资源无论是北极东北航道还是北极油气资源, 均与俄罗斯密切相关, 在“乌克兰危机”影响下, 俄美欧关系已跌落到冷战结束以来的最低点,欧美对俄经济制裁促使俄罗斯加快北极开发脱困。中韩作为东北亚重要的经济实体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主要投资方, 借助这一契机, 强化与俄罗斯合作, 在输油管道、LNG运输、北极油气开发等方面优势互补, 在中韩自由贸易基础上, 形成跨国联合体, 共同开发利用极地资源, 形成效益的最大化。韩国提出建立副总理级别的中俄韩对话机制以促进扎鲁比诺港、珲春、罗津、哈桑等海陆港口建设, 可期待落实。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uMMvOSbdogKR8v6V27l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