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5月15日讯(记者 徐立 吴文昊)近日一篇题为《查词典竟看到“说(shuo)客”、坐骑(qi)我怕是上了个假学》的文章在网上热传。不少网友发现,许多读书时期的“规范读音”现如今竟悄悄变成了“错误读音”;经常读错的字音,现在已经成为了对的。 剽(piào)悍 典故:闻捷 《哈萨克牧人夜送千里驹》诗:“两个剽悍的骑手,还拉着一匹高头大马,他那矫健的影子,月光下看去多么熟悉。” 呕心沥血(xuě)、血雨腥风 典故: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合起来用出自叶圣陶 《未厌集·抗争》。《新唐书·李贺传》:"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唐·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风靡,奢靡,望其旗靡(mí) 典故: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后以"辙乱旗靡"形容军队溃败之状。 下载(读zǎi) 典故:互联网时代习语。 说客(shuo,一声) 典故:“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shuo)客耶?”——《三国演义》 游说之士;善于用言语说(shuō)动对方的人。《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郦生 常为说(shuì)客,驰使诸侯。” 坐骑(qi,二声) 典故:淮剧《千里送京娘》:"兄长,只有这一匹坐骑,你我二人如何乘得?" 骨殖(zhí) 典故:晋葛洪 《抱朴子·勤求》:“非老庄之学,故无骨殖而取偶俗之徒,遂流漂於不然之説,而不能自返也。” 晕(yūn)车 典故:医学用语。 应(yìng)届 典故:现在汉语词汇,多用于教育工作。 强(qiáng)迫 这个词的读音也是以前考试经常出现的考点,以前一般念做三声是正规的,但如今福利来了,都改为二声了。 心宽体胖(pàng)vs心广体胖(pán) 如今是两种读音对应两种意思,作为心理上的安适的意思就用二声的pan,作为身材就用四声的pang了。 躯壳(ké) 典故:指有形的身体;肉体(对精神而言)。宋孔武仲《松上老藤》诗:“蛇蟠筋脉壮,龙死躯壳在。” 粳(gēng)米 典故:孙思邈在《千金方·食治》中强调说,粳米能养 胃气、长肌肉。 尽管新修订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明确了汉字“现在”的读音,但是却引发了争议。那么专业人士又是怎么评价这件事的呢? 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李贞表示,每一种语言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词汇的变化最快,语音和语法的变化相对缓慢,但变化是正常现象。“每年国家语委都会在全国征求对一些字词读音的建议,然后综合多方意见,对一些字词的读音加以调整。我们已经习惯了某个读音,一旦改变,就难以适应。这需要一个过程,最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是大家所应遵照的范本。”李贞对记者说。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周玉兰肯定了这种读音的“变化”。“语言文字的变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我们就是要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地保留它。我认为被固定下来的这些词,应把它适当地用在我们的新闻报道当中去跟受众互动。” 杭州学军中学原校长陈立群表示,要尊重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汉字读音变化,但也不能盲目随波逐流,丢失汉字拼音原有的表意语言魅力。“语言是社会交流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顺应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日益发展与需求,语言的发音出现变化也是正常的。比如‘确凿’的‘凿(zao)’字,大家都这样读,读着读着就成了对的了。但汉字语音的调整是一件非常慎重的事情,应该符合字面本身之意,比如‘下载’的‘载(zai)字’念四声,表达的是‘搬运’的意思,现在被改为三声,就失去了原有的特殊含义。” 编辑:陈洁
说客、坐骑、确凿……这些读音“变”了 专家这样说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5月15日讯(记者 徐立 吴文昊)近日一篇题为《查词典竟看到“说(shuo)...…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海洋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oceanol.com/kepu/156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