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7月8日讯(浙江卫视记者顾宁馨 周虞 蓝媒号·云和台报道)“八八战略”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十五年来,云和县深挖绿色资源,通过打造“最美梯田”,找到了振兴乡村的新路径。 浸米、蒸饭、摊凉、下缸,这是云和传承了1000多年的梯田酿酒工艺,酿酒师傅张晓东每隔两三个月就要酿上这么几大缸的白酒,与以往不同的是,从去年开始,酿酒的原料从普通大米变成了五彩大米,不仅样子好,营养也更丰富。 醉浙里公司酿酒师张晓东说:“米都是梯田的有机米,没有污染,工艺也是比较传统,口味比较纯正。” 游客说:“没见过,我们第一次来丽水这边,太神奇了。” 2017年,云和接待游客23万人,旅游收入达到3亿元。可在十多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为让山村脱贫,当年,云和县在废弃的梯田上大量种植菌菇。经过几年发展,云和县一跃成为浙西南最大的鲜香菇市场。靠着香菇,村民口袋鼓了,一批炙手可热的“云和师傅”,还到全国各地传授菌菇种植经验。然而菌菇种植红利期一过,不仅利润薄了,环境问题也接踵而来。作为当时云和第一批认证的“云和师傅”,毛作兴回忆起那时候的梯田,眉头紧锁。 云和县崇头镇后垟村村民毛作兴说:“我们这一带,当时种香菇的时候,全部砍得没有了,山都是光头的。” 2003年,浙江省提出八八战略,明确要近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打造“绿色浙江”。这让当时的云和,下定决心要走一条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 云和县崇头镇镇长钱伟松说:“八八战略提出以后,我们县委县政府通过深入思考,因地制宜,提出了发展我们生态旅游业,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载体当时就是我们创梯田4A。” 如何把梯田打造成4A景区?变化从梯田菇棚腾退开始。散乱的菇棚搬进了标准化生产基地,工业废木屑代替木头。与此同时,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修整土地,梯田慢慢恢复了原来的面貌。经过3次大规模整治,2010年,云和梯田成功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吸引了大批摄影爱好者前来。 云和县崇头镇镇长钱伟松说:“4A创成功以后,我们老百姓是从梯田中得到了很多实惠,老百姓认为在自己的家门口都能赚钱,” 2016年,梯田景区营收首次超过了千万。之后,云和县又出台多项奖励措施,鼓励发展民宿产业。“云和师傅”毛作兴成了当时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承包了100多亩梯田,做起了循环农业,还挨着梯田建起了民宿。 云和县崇头镇后垟村村民毛作兴说:“农家乐客人可以过来吃饭住宿,反正几个节日都有好几万人了。” 如今,梯田景区所在的崇头镇,已经有民宿132家,年营业收入超过1600万元。如今的云和,梯田好看,农产品好卖,村民年均收入从2002年的2000多元,上升到了如今的1万5000元。 不断做大做强的绿色经济,也吸引着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四年前,张建芬回乡做起生态农业,将本地的灯笼椒、大白菜等高山土特产,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 云和县鹤顶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张建芬说:“我们收集了原来的老品种,加了我们科技化的一些,把种子改良以后,开始规模生产。” 2017年,云和被评为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县市,在上个月刚刚举行的第十二届云和梯田开犁节上,云和又被授予“全球梯田联盟产业经济研讨会”永久举办地。 云和县县长上官国明说:“接下去,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全力推进云和梯田创建国家5A级景区工作,守护绿水青山,把云和梯田打造成为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发展的实践样板。” 编辑:周凡琦
一张蓝图绘到底 “八八战略”新答卷:云和——从卖产品到卖风景 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云和——从卖产品到卖风景 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7月8日讯(浙江卫视记者顾宁馨 周虞 蓝媒号·云和台报道)“八八战略”提出,...…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海洋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oceanol.com/kepu/147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