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评论员的评述指出,南中国海沿岸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损害了沿岸水体健康。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友绍等对大亚湾水体质量进行了相当完善的研究。他们发现由于人类活动(包括核电站)的影响,在过去20多年间,大亚湾水体营养盐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与外海相比,大亚湾水体无机氮浓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其原因主要是大亚湾沿岸居民和工业废水向该湾排放所致,特别是靠近核电站附近无机氮浓度和水体温度相当高。在过去的20年间,大亚湾水体氮磷比增加已达到限制浮游植物生长范围,这些变化也可能危害到该区域的海洋环境。
据介绍,《中国自然》是英国自然杂志社在网上发行的最新杂志,致力于宣传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优秀科研成果。自2000年以来,已有12篇地学和环境领域优秀论文被《中国自然》看作突出科学研究成果加以评论。
据悉,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是我国亚热带海湾及其临近海域研究的重要创新基地和研究平台,也是我国唯一的亚热带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具有典型的区域代表性。该站始建于1984年,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05年进入国家野外台站序列。(徐 海 李洁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