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9月17日讯(浙江之声记者涂希冀 实习生秦少帅报道)2016年,浙江在全国首次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衢州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在改革的诸多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浙江之声特别报道《激荡四十年——改革开放看浙江》专栏(事件篇),今天推出第四篇《“最多跑一次”的衢州实践》。 跑断腿、磨破嘴,办公积金贷款要去7个部门跑10趟? 王女士是衢州某房产中介公司的业务员。上午,她陪着客户走进了衢州市行政服务中心,进行商品房预售合同的备案,从取号等待到办理结束,说说笑笑十分钟就完成了。 要是把时光倒回到几年前,王女士说,“那时真是累得够呛,比如客户要办理公积金,需要先到市区拉无房证明,然后再到公积金窗口来办。现在的话,公积金办也是在这边办理,其他所有的也在这边办理,基本上一天都能够跑齐了,再也不用市区里跑呀,这里跑呀,那里跑呀。” 跑断腿、磨破嘴、盖不完的公章、开不完的证明,都曾是群众去政府部门办事的真实写照。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以往要去7个部门先后办理征信查询授权书、征信记录、个人房产信息、收入证明、房产价值评估、预告登记等手续,大概要跑10趟,至少5天时间办结。 把“多头跑”的部门集中在一起,但大家为何还是吐槽? 为了解决老百姓办事“多头跑”的痛点,浙江在全国较早开始进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13年,衢州又按照省里的要求探索“一站式”服务,把800多个事项涉及的40多个部门,在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窗口予以物理集中。“多头跑”的问题消失了,可新问题又来了。 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田俊说:“原来到行政服务中心来办事的时候,大家进来看到的是发改委、经信委、国土局、地税局等等这些牌子,窗口上全部是部门的名字。要办个投资项目,得问人家,人家会告诉他,要先到发改委去立项,然后要到规划部门去搞规划图审,再要到住建去,再到国土,要到环保、到水利,到各种各样的部门,他就晕了。” 只是把事项都挪到一个屋檐下,群众和企业还是感到头疼,各部门在行政服务中心“各自为政”,但很多事项会涉及多个部门,需要让他们在不同窗口间挨个跑、重复跑、来回跑,相同的材料要重复提交,甚至还存在部门间标准打架的情况。 何为“最多跑一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 怎么办?2016年底,浙江省委、省政府首次提出“最多跑一次”,衢州市行政服务中心随即根据现有情况开展大刀阔斧的改革。中心管理办公室党组书记童雪明说,改革的突破口就是要重构办事规则流程,让部门从“各自为战”变“协同作战”,部门的行政权力变为行政责任。 童雪明表示:“我们是在浙江省编办的牵头下探索了政务服务的‘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集成,就是把所有的合起来,很多在我们中心有窗口的部门,现在不要窗口了,原来三四百个窗口,不同的部门办不同的事,现在要整合成无差别受理。” “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和“无差别受理”两个概念,就是服务中心前台窗口受理,后台完成材料的分类、转交、办理等流程。还是以不动产登记为例,衢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前台工作人员姚嘉骏介绍,现在,他们是三个部门内部同时办公,如果有部门标准不一的情况,也是由他们来协调:“在这边取完号以后,把材料提供到前台国土的受理人员,我们受理完之后呢,会交给住建的备案,备案了以后给财税。” 刚从衢州市行政服务中心领到不动产权证书的市民夏女士说,这样的变化,令她感受到的是惊喜——不到一个小时就能拿证不说,还能趁着间隙,办理好水、电、气等相关手续。“办这个还是蛮快的,比以前是方便多了。以前是每个窗口都要排队,反正现在叫一个号,所有流程它都会延续下去的,材料的话,以前都是三份,现在都准备一份就好了。” 满意率第一!今后办事还可以掌上办、网上办! 根据统计,改革一年多来,衢州“最多跑一次”实现率和群众满意率分别达到98.6%和97.2%,均居全省第一。可喜成绩的背后,一方面倒逼了办事流程的改革,另一方面,则是打破了数据壁垒造成的信息不共享。为了让数据多跑路,衢州从今年年初又提出打造“掌上办事之城”和“无证明办事之城”,推进“最多跑一次”事项移动端办理。 衢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洪寒月说:“我们把各部门所有的手机APP端全部整合到浙江政务服务网的移动端,现在实现了214个事项移动端办理,主要是集中在公安、人力社保、医疗等一些涉民的高频事项方面。下一步的目标,就是能够让更多的事项在掌上办、网上办,更方便群众。” 编辑:杨飞婷
【激荡四十年——改革开放看浙江】“最多跑一次”的衢州实践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9月17日讯(浙江之声记者涂希冀 实习生秦少帅报道)2016年,浙江在全国首...…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海洋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oceanol.com/keji/158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