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5月2日讯(钱江都市频道记者报道)林文飞,是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药用菌研究所的一位老师,记者见到林老师的时候,他手头正拿着笔,画着蘑菇。林老师告诉帮忙记者,他是香菇之乡庆元人,从小就认识蘑菇,小时候就会种植,因为喜爱,之后也一直从事菌类研究,在他的这个实验室里,有从国内外收集的1860种菌类,而他现在已经手绘了200多幅菌类图片。 蘑菇味美,但是弄不好会中毒,这一次林老师用手绘的形式专门整理出了五个蘑菇认知的误区。 误区一: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 不能仅靠颜色来辨别蘑菇是否有毒。因为很多颜色鲜艳的野生蘑菇,如牛肝菌属、红菇属、鸡油菌属中的很多种类,是无毒且可以食用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剧毒蘑菇种类最多的鹅膏菌属中,红黄鹅膏虽然颜色艳丽,却是美味的食用菌。 误区二:蘑菇跟大蒜、大米、银器、瓷片等一起煮,颜色变黑则有毒,没变颜色就无毒。 蘑菇毒素种类繁多,目前已知的剧毒蘑菇的毒素并不与大蒜、大米、银器、瓷片等发生化学反应。经实验验证,我国的几种剧毒蘑菇不会使这些物质变黑。 误区三:生虫、生蛆的蘑菇没毒。 很多昆虫、动物对毒素的吸收与作用与人类是不一样的。一些相对于人类是剧毒的种类,但是对于昆虫或者小鼠是没有毒性的。所以不能以此来推断能不能吃。 举个例子,剧毒的鹅膏菌成熟烂掉后很容易生虫、生蛆。用剧毒的鹅膏菌经口服喂养小白鼠,小白鼠也不会死。那是因为人体肠道可以吸收鹅膏菌的鹅膏毒肽,而小白鼠的肠道却不吸收鹅膏毒肽。 误区四:受伤变色或者有分泌物的蘑菇有毒。 受伤变色或者有乳汁流出是很多科属如牛肝菌科、红菇科的一个特征。实际上,牛肝菌科和红菇科的很多种类可以食用。而很多剧毒蘑菇,如鹅膏菌、毒沟褶菌、盔孢伞等受伤后并不变色。 误区五:长在潮湿处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 蘑菇的有毒无毒与生长环境没有关系。例如,生长于松树林或者阔叶混交林中的蘑菇大多属于共生菌,牛肝菌、红菇、乳菇、口蘑等大部分可以食用,但是鹅膏菌、亚稀褶红菇等有毒蘑菇也都生长在此。 林老师还建议,一来要弄清菌类本身的寒热性,另外也尽量不要在吃菌类的时候喝酒,容易中毒。当然更重要的是,不要随意采食野生菌类。 编辑:宋静
浙大老师手绘蘑菇图 教你蘑菇认知的五大误区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5月2日讯(钱江都市频道记者报道)林文飞,是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药用菌研究...…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海洋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oceanol.com/keji/154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