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海洋科技

浙江:探索新机制新模式 推进巡视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1月12日讯(浙江卫视) 利剑高悬,开展3轮巡视,巡视63个地区(单位)党组...…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1月12日讯(浙江卫视) 利剑高悬,开展3轮巡视,巡视63个地区(单位)党组织;震慑常在,发现“六个围绕、一个加强”方面突出问题1700余个,被巡视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78件,涉及92人……一串串沉甸甸的数据,是我省巡视工作政治定位精准、震慑效果明显的生动缩影。

2018年,省委巡视工作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以扛起“两个维护”政治责任为根本,聚焦“六个围绕、一个加强”,开展政治监督,充分发挥政治“显微镜”和政治“探照灯”作用,持续释放全面从严治党一刻不停歇的强烈信号,赢得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用活方法,高质量推进巡视全覆盖

党内监督没有禁区、没有例外。实现巡视全覆盖,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一年来,省委巡视工作在高水平完成全覆盖上迈出坚实的一步,除了对湖州市等56个地区(单位)党组织开展常规巡视外,还对文成县、泰顺县、云和县、景宁县、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等6个地区(单位)党组织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
  “相较于常规巡视而言,专项巡视更强调‘专’,围绕中央和省委重大部署、重点工作和重要事项,研究确定专项巡视任务。”省委巡视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配合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工作,今年十四届省委以脱贫攻坚为切入口,开展了专项巡视。在巡视动员部署会上,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明确指出,对于专项巡视地区和单位,除了接受“政治体检”外,还要接受巡视组对其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方针政策、落实党委(党组)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落实纪委监委(纪检监察组)监督责任和有关职能部门监管责任、落实脱贫攻坚过程中各类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任务等“四个落实”政治责任的再监督。

2018年,省委巡视组还对金华市婺城区开展“机动式”巡视,9月25日,“机动式”巡视该区尚未结束,省纪委省监委就发布了该区原区委副书记、区长郭慧强涉嫌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消息。闻风而动、出其不意,“机动式”巡视“短平快、流动哨”效应得以发挥。

以改革挖潜力、向创新求实效。2018年以来,我省积极探索巡视组织方式,坚持板块结合、混合发力,做到常规巡视、专项巡视和“机动式”巡视相结合,“一托二”高质量推进,灵活运用巡视条例赋予的13种工作方式和权限,切实提高巡视监督的质量。截至目前,巡视工作已累计开展个别谈话6000余人次,发放问卷调查1.2万余份,受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1.8万余批件次,对一些有问题反映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情况进行了重点抽查核实,保证精准高效发现问题。

上下联动,健全巡视巡察监督网

2018年12月25日,全省巡视巡察工作现场推进会召开,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省委巡视组组长,各市县党委巡察机构负责人均参加了此次会议。省委书记车俊对此次会议作出批示,要求以全省巡视巡察工作现场推进会为契机,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新期望,坚守政治站位、紧盯政治体检,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推动巡视巡察工作上下联动、高质量全覆盖向纵深发展,以实际行动推进清廉浙江建设,为“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

构建巡视巡察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全省一盘棋的上下联动监督网是我省推进巡视巡察利剑直插基层,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的重大举措。一年来,省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及时部署巡视工作的同时,研究部署市县巡察工作,加强对市县巡察工作的督查指导。2018年7月,我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了《关于建立全省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监督网的实施意见》,为构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监督网提供了制度遵循。同时,全面实施市县巡察工作报备制度,督促市县党委向上级巡视巡察机构报备巡察有关情况,为加强组织领导和决策奠定了基础。

责任层层夯实,巡察工作已成为我省市县两级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主要抓手。截至目前,全省所有市县两级党委均建立了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各地陆续建立党委书记专题会、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推进巡察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了对所属党委巡察工作的领导、指导、督导。

开化县以上下联动试点工作为契机,以“两巡两带”机制为抓手,共完成对25个乡镇部门、13个基层站所和86个村(居)的巡察工作,共发现问题1080个,查处问责118人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448.48万元;绍兴市委积极开展“同步式巡察”,每轮巡察确保1至2个对象省市县“三级联动”,努力实现巡视巡察信息资源共享最大化;义乌市从省委巡视反馈的重点问题和上级巡视巡察过的重点领域入手,结合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计划,认真筛选每轮巡察的对象,充分发挥出巡察上下联动、同步同向、成果共享、同频共振的最大效应;三门县积极对标省委巡视要求,紧盯面上共性问题,开展“接力式”巡察,县委巡察工作将省委巡视反馈的一些共性问题纳入巡察重点,通过不间断的接力巡察,切实防止不良风气回潮反弹;文成县探索实践“常规+”联动巡察,为配合中央和省委扶贫领域专项巡视,对3个乡镇和26个村党组织开展“常规+扶贫领域专项巡察”,针对省委“最多跑一次”等改善营商环境、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对6个重点涉企部门党组织开展“常规+营商环境专项巡察”。

2018年,市县巡察组共巡察4486个党组织(含村居党组织),发现被巡察党组织在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等面上问题50966个,发现“六个围绕、一个加强”方面的问题52195个,移交涉及党员干部的问题线索4590个,共立案846件,党纪政务处分788人,移送司法处理105人,充分发挥了巡察利剑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效果。

浙江:探索新机制新模式 推进巡视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动真碰硬,确保巡视整改见真章

巡视整改的成效,是检验巡视成果的关键。但是新一轮巡视工作启动,并不意味着上一轮巡视工作画上句号。在十四届第五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结束之后,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针对上一轮巡视问题线索的交办会紧随其后。而像这样以专题会议形式集中交办问题线索的会议,2018年以来,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已连续召开三次。如此高规格的交办会,释放出明确信号——省委高度重视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正不断强化巡视的整改落实和成果运用。

2018年,在巡视中发现,有的党组织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重要精神不及时、不到位;执行民主集中制不规范;党的建设虚化空化,党内政治生活不严肃、庸俗化。

“发现问题不解决,比不巡视的效果还坏。”“整改不力是渎职,不抓整改是失职。”在每次省委巡视反馈会上,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反复强调巡视整改的重要性。

针对巡视整改落实,我省打出系列组合拳:报结制、约谈制、交办制、通报制、问责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将涉及以权谋私、搞利益输送等方面的问题线索,现场移交相关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要求做到优先研办、高效处置。同时建立问题线索台账,对问题线索逐一登记备案,实行挂账销号、跟踪督办,推动巡视移交的问题线索件件有着落。截至12月底,第一、第二轮巡视发现应整改问题1248个,已整改到位1097个,整改率达87.9%。

巡视整改要到位,更要举一反三。2018年4月以来,根据省委部署,省委巡视机构集中开展十大整改行动“回头看”,全省各级党组织主动拉高标杆,对标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自觉查补短板,深化日常整改,并对“回头看”梳理形成的12个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明确提出思想认识要再深化,整改工作要再分工再落实。

针对巡视发现的系统性、普遍性问题,省委巡视机构还向省委省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移送巡视发现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招投标制度执行、学会协会管理等领域的17个专题报告。针对反映领导干部在房产违规交易、高息借贷和违规兼职取酬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的情况,省纪委省监委还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开展领导干部在上述领域的专项治理工作。

编辑:王鑫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海洋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oceanol.com/keji/153390.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