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海洋经济

这就是现实版“战狼”!

1948年的今天联合国向巴勒斯坦派出了首个维和特派团从那一天开始千千万万名蓝盔勇士前仆后继为饱受战火...…

\"人民日报:

1948年的今天

联合国向巴勒斯坦

派出了首个维和特派团

从那一天开始

千千万万名蓝盔勇士前仆后继

为饱受战火蹂躏的民众

撑起一片和平的蓝天

今年是联合国开展维和行动70周年

也是中国参与维和行动28周年

\"人民日报:

2014年12月29日,在马里北部城市加奥,中国维和警卫分队队员左彪在巡逻前向其余队员通报情况。

自首个联合国维和特派团成立以来

已有超过3700名

维和军人、警察和文职人员

因暴力行为、意外和疾病

为和平事业献身

中国第16批、第17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权力交接仪式现场。

用生命最后的37秒

换取战友平安

申亮亮生前在马里首都巴马科机场留影。

那一天

一辆载有500多公斤炸药的汽车

驶入申亮亮所在部队的营区

当时

正在进行警戒执勤任务的申亮亮

立即发出预警信号

引导后方部队隐蔽

汽车侧翻时

他本可以选择撤离现场

但他用生命中的最后37秒

将生的希望留给了挚爱的兄弟们

将自己留在了万里之外

非洲马里维和的哨位上

\"人民日报:

他生前最牵挂的

就是自己的母亲

多次叮嘱姐姐

“别和咱妈说”

但这次

当他的母亲

呼唤他名字的时候

却再也没有了应答

\"人民日报:

维和牺牲烈士申亮亮骨灰迎接仪式。

将生命永远定格在22岁

2016年7月8日

南苏丹爆发激烈的武装冲突

而这一天

刚好是维和战士李磊22岁生日

\"人民日报:

李磊生前影像

9日凌晨

李磊特意发了朋友圈

为战友们祈福

可就在第二天

他却被落入营区的炮弹击中

再也没有醒过来

\"人民日报:

遇袭现场

事后大家在整理他的遗物时

发现他在日记里

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假如有一天我走了

你们不要想我

这些都是我自己的选择

我自己无悔”

留下了坚忍的妻子

和懂事的儿子

南苏丹的那场炮火

带走的还有另一位维和战士杨树朋

\"人民日报:

在杨树朋壮烈牺牲后

他的指导员忐忑了很久

终于鼓起勇气

回复了杨树朋妻子的询问

而杨树朋妻子的回复让人泪奔

\"人民日报:

难以想象

这寥寥数语的背后

需要战胜多大的悲痛和艰难

需要多大的坚强和勇气

更让人泪目的是

杨树朋的儿子小时候去军营

对每一个穿军装的叔叔都喊爸爸

因为杨树朋长期在外

孩子根本记不清自己爸爸的模样

只记得那一身军装

\"人民日报:

如今

杨树朋的儿子已经7岁了

每当想念父亲时

他就偷偷地翻看相册

因为害怕奶奶看见会伤心

......

\"人民日报:

近30年来

数以万计的中国军人

头戴蓝盔、肩负国旗

奔赴海外直面战火与瘟疫

直面困难与生死

用忠诚与无畏

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大国担当

\"人民日报:

他们

为使命远走异国他乡

与亲人相隔万里

\"人民日报:

四级军士长甄志强的妻子杨宏鹏带着2岁半的女儿为丈夫送行。

\"人民日报:

在南苏丹朱巴中国营区,步兵营战士在进行哨位交接。

\"人民日报:

中国第5批赴马里维和医疗分队医护人员正在转运遇袭伤员

他们

让危险的雷场

变成美丽的家园

昭示着军人血性

\"人民日报:

中国维和部队官兵在黎巴嫩南部进行扫雷示范作业。

\"人民日报:

中国维和部队官兵在黎巴嫩南部转移未爆航弹。

他们

顶着50多度的高温执行任务

迎难而上

\"人民日报:

他们

住的只是简单的集装箱

\"人民日报:

维和部队官兵的宿舍。

吃不到新鲜的蔬菜

他们

就在有限的营区内自己种菜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如今

中国已累计派出

维和军事人员3.5万余人

先后参加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

被国际社会誉为

“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人民日报:

为了感激中国

在国际维和事业中做出的贡献

联合国专门推出视频

向中国表示感谢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

“你之所以看不到黑暗

是因为有人拼命

把它挡在了你看不见的地方”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那些为挡住黑暗而牺牲的勇士

我们不会忘记

在南苏丹

遗体告别的那一天

中国维和部队的战友们

想对李磊、杨树朋表达哀思

却连一束像样的鲜花都买不到

当纪念节目播出时

弹幕上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人民日报:

网友们用自己的方式

为英雄献上了一片花海

申亮亮牺牲后,不少地方群众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对申亮亮烈士的哀思。屈雷宇 摄

两年过去了

申亮亮的家乡添了“亮亮路”

温县烈士陵园里

军地人士祭奠的菊花从未凋零

网络上“致敬申亮亮”的话题

一直都在……

他们

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维和使命

用自己的流血牺牲

书写着对世界和平的忠诚

\"人民日报:

今天

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

今年的主题是

“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

七十年的奉献与牺牲”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在世界上某个危险的角落

有一群戴着蓝色贝雷帽的人

用生命守卫着希望与和平

致敬,维和英雄!

编辑:郭荣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海洋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oceanol.com/jingji/158627.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