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4月26日讯(浙江经视编辑报道)又逢一年毕业季,几家欢喜几家愁。每年的这个时间,高校毕业生的去向都会引发社会关注。今年,又将有820多万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就业还是创业,这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选择题。 毕业之后到底是先就业好还是先创业好,在并不遥远的过去根本不是选择题。那时大多数人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最理想的就是大学毕业,分配或者找到一个好工作。然后,有的“爱一行干一行”,有的“干一行爱一行”,在一个垂直体系里,眼睛一睁一闭,一天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一辈子过去了。 时代的发展,不仅放大而且成全了张爱玲说的“出名要趁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到来,目睹一个又一个互联网大佬的出现,加之当前也确实处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最好时机,又有着众多自媒体在贩卖焦虑,很多人坐不住了。 就业好还是创业好,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从广义上讲,这是一个流行创业的年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是在创业的路上,就是在想创业的路上。即便那些支持先就业的人,也并不反对创业,只是进行创业的风险提示,最终还是为创业鼓与呼。比如俞敏洪就讲,在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社会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去创业,实际上是一个误导,原因是大学生心智不成熟、没有格局、容忍度低、自我反思能力差。俞敏洪的真实意思不是劝导大学生不去创业,而是建议积累一点经验再去创业。 现在的问题正在于,就业创业已经成为一道价值判断题,而不是选择题,大多数人都有一颗创业的心,区别只在于有没有胆量、有没有能力去创业。虽然大家都知道,一个创业者的背后有着无数个就业者,没有就业者就没有创业者;而且创业也不代表成功,一个成功者背后有着无数的失败者。可是,人们还是向往创业。 如果一个社会,大家都想着去就业,没有人肯去创业,这当然是一个没有活力的社会。可是,如果大家都想着去创业而没有人愿意就业呢?这恐怕也是一个浮躁的社会,也应该反思这个社会在价值导向上有没有问题。教育部的一项数据显示,中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率已达到3%,超过发达国家1.6%的水平逾一倍。职业取向背后是价值取向,如此集中,真是我们希望的吗? 由于各人的条件不同,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让适合创业的人去创业,适合就业的人去就业。对于那些有想法有办法的创业者来说,是“先就业后创业”还是“先创业后就业”,问题其实并不大。生活中有着“就业是创业前的必修课”的经验来源,也有着一创业就成功的活生生案例。创业也有大小,并不都需要在起点上就把同龄人抛在身后。而那些权衡各方面条件,觉得自己更适合就业的人,也不应该被贴上负面标签。 每个人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要有一个清醒认识。还在于整个社会在价值导向上,不能厚此薄彼,制造倒挂和对立。最怕在流行思潮中,有人推波助澜,有人随波逐流。凭什么说就业就一定没有前途?倘若真是这样,整个社会的职业设计、价值设计恐怕也有一定问题。 先就业还是先创业并无标准答案。对于大学生来说,关键还是要正确认识自己,做到知己知彼、量力而行。对于社会来说,也不要把就业好还是创业好设计成一道判断题。无论就业还是创业,都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社会需要做的,就是给他们这个舞台,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 编辑:张晖
就业好还是创业好?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4月26日讯(浙江经视编辑报道)又逢一年毕业季,几家欢喜几家愁。每年的这个时...…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海洋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oceanol.com/jingji/152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