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海洋经济

陈杰——三毛是“书痴” 她的作品没有“时间性”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4月21日讯(浙江卫视记者李佳琦 张宏业 舟山台报道)一本《撒哈拉的故事》,...…

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4月21日讯(浙江卫视记者李佳琦 张宏业 舟山台报道)一本《撒哈拉的故事》,一曲《橄榄树》,让三毛走进万千读者的心中。三毛已经离开我们28年,但在读者的心中,三毛是“永远的三毛”。这里是舟山定海,1991年,作家三毛第一次回到这里寻根……

三毛回乡资料镜头

4月19日,三毛弟弟陈杰再次踏上故土,他与三毛的读者们有约,讲述家人眼中的三毛。

三毛的弟弟陈杰

三毛是一个纯真的人

在弟弟陈杰的心里,姐姐三毛是一个非常纯真的,“我自己在台湾写的一篇序里面说,我们家里没有三毛,三毛这个名声是在外面的,回到家来她永远是我们的小姐姐。她心很纯真,她喜欢跟小朋友一起玩。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大概四岁的时候,我姐姐从秘鲁回来。她去南美洲,从秘鲁回来,买了秘鲁的那种斗篷式的衣服,秘鲁人戴的那种帽子,她就在我父母家里面,把我大女儿抱在吃饭桌上,给她打扮,穿了斗篷的衣服,戴了帽子。现在我家里还有这张照片。我姐姐蛮调皮的这个人,有趣的人生。”


三毛一家人都爱阅读从小养成的习惯

陈杰说,姐姐三毛每天都要看很多的书,“因为我想是她们一个写作人的习惯,她都是大概到半夜的四点五点,可能六点。她写完东西了或者看完书了,她才会休息。然后到第二天早上大概十二点一两点才会起来,她的生活习惯是这样子的。我也很喜欢看书。”

记者:“有广泛的阅读是不是你们从小养成的行为?”

陈杰:对对对,那当然。我姐姐还看了《金瓶梅》、还有《水浒传》什么的。她看《水浒传》,我家里有一本《水浒传》是古本的,她在上面有做眉批什么的,她说里面金圣叹评得多好,有些不好的她都会自己这样子批注。

三毛是个“世界人”

三毛离开之后,读者解读三毛的文章很多,不少网友是通过一些她的视频访谈、录音来试图还原她当时的生活,那么她真实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作家三毛的弟弟陈杰:“我想如果读者要了解三毛的话,最好从她的文章里面去了解。我觉得我姐姐三毛是一位我可以称她为‘世界人’。她不属于哪个国籍或者哪一个什么地方的,因为她的心胸非常开阔。我觉得三毛的书它没有时间性,你将来或者你的下一代再看她的书还是一样的,可以从中读取到三毛她对世界人类的一种爱。”

魂牵家乡终回故土

舟山定海的小沙,对于三毛一家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这是他们的故乡。”非常的怀念。因为从小的时候啊我们在填表格的时候要填家乡,我就填了浙江省定海县。这个名词我填了可能几百次几千次了,在不管任何的证件上都填这些,所以对我来讲是一个魂牵梦系的地方。”陈杰表示,2000年他回到了这个祖父曾经居住的地方 ,心里非常的高兴,也非常的缅怀。

力排众议存放三毛一半遗物在舟山

在舟山的三毛纪念馆,对于陈杰来说,是最能勾动他的记忆的,因为这里存放了姐姐三毛的遗物。“2000年的时候,我从台湾运了很多我姐姐的遗物过来,所以我想在舟山有很多值得看。还有个最重要的就是荷西送我姐姐的结婚礼物。”陈杰所说的结婚礼物,是一块骆驼的头骨,这是姐夫荷西在沙漠里面找到的,“(姐姐)一半的东西在定海这边,还有一半在台湾的文学馆里面。我爱我的家乡,我说至少一半的东西要留在这边,包括我姐姐文章的原始手稿,我姐姐的国画,还有她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艺术品,全部都摆在这边。”

4月20日下午,第二届“三毛散文奖”在三毛故乡舟山定海启动。它与郁达夫小说奖、徐志摩诗歌奖并列为浙江三大文学奖项。三毛弟弟陈杰说,希望召唤多人参与写作,在文学的世界中,出现更多像三毛一样浪漫、一样的真性情、一样的勇敢又潇洒的写作者。

编辑:余丽燕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海洋在线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oceanol.com/jingji/151814.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