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实现自由贸易港的梦想,
需要作出哪些努力?
厦门到底凭借什么,
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01
机场来了个新“职员” 让数据“飞起来”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的申报人员小陈 最近工作起来感觉身轻如燕, 原来需要三个人完成的工作 她一个人就能hold住, 原先需要耗费30分钟的 申报5分钟就能搞定, 解锁新“职员” 电子申报系统的上线,让厦航国际航班量增长约15%,中转旅客预计增加30万以上,为厦门进一步打开“海上丝绸之路”找到了一把“金钥匙”。 像电子申报系统这样的创新举措, 在厦门自贸区已推出298项, 其中全国首创49项。 02 华丽“大瘦身” 让厦门魅力值上升 走进厦门自贸区综合服务大厅, 已经看不到熙熙攘攘的人群。 36个职能部门组成的口岸管理共享平台, 实现“一个窗口、一次申报、一次办结”。 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两年厦门也在积极吸取 浙江“最多跑一次”的经验, 对“单一窗口”办事不断升级。 这个华丽的“大瘦身” , 也让自贸区营商环境大为改善, 厦门的魅力值蹭蹭上升↓↓ 03 C位出道,台湾年轻创客的固定pick 除了提升营商环境, 凭借与台湾一衣带水的独特地缘优势, 厦门自贸区也在积极培育文化“软环境”。 在曾厝垵文创村, 5000多创业者中有不少来自台湾。 为什么选择这里, 创客侯彦志:来厦门创业三年,他把台湾的手绘特色和厦门旅游文化相结合,最近正准备再开第二家涂鸦馆连锁店。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开放释放的新动能, 让厦门自贸区成为 全国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经第三方评估,厦门自贸区挂牌以来, 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上升21位。 为厦门实现自由贸易港的梦想点赞! 编辑:张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