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Cell)在线发表。
被称为“海上金矿”的南极磷虾,体长3-5厘米,体重一般不超过2克,却是地球上生物量最多的动物。南极磷虾种群规模庞大,是人类重要的蛋白质储存库和战略资源,在南极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营养运输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也是南大洋生态系统生物和功能多样性的关键物种。
这是我国海洋渔业领域发表的
第一篇《细胞》主刊论文,
也使得我国在南极磷虾资源乃至
极地生态系统研究领域步入国际领先序列。
同时,
这也是青岛科技力量深度参与海洋领域
高水平科学研究的一次新突破。
此研究发现不仅破译了南极磷虾的基因组序列,还分析了其重要性状的分子机制,包括生长、繁殖、能量代谢以及极端环境适应性等,为海洋生物极端环境适应机制及其群体演化的深入解析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也为南极磷虾渔业资源的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培育我国南极磷虾这一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新兴战略产业、深度参与极地渔业国际治理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
青岛不断挺进深蓝,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青岛海洋科创能力走在全国前列
2018年以来,
以“东方红3”号、“蓝海101”号、“深海一号”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先进科考船在青岛入列,以“蛟龙”“海龙”和“潜龙”为代表的大洋深潜装备体系在青岛实现“三龙聚首”并不断升级,系列装备为我国深海科考、海洋科研提供了“国之重器”,青岛经略海洋的广度和深度得以层层延展。
青岛海腐所
是我国专门从事
金属腐蚀与防护的专业研究所之一。建所40多年,青岛海腐所承接了大量国家科研项目,取得了系列成果。其中,牵头完成的“材料海洋环境腐蚀评价与防护技术体系创新及重大工程应用”项目,建立了我国材料海洋环境腐蚀评价与防护技术新体系,有效提高了海洋重大工程及装备设施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目前,
青岛聚集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和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海洋创新策源地。科创引领,一个海洋特色更加显著、创新创造更具活力的青岛正在加速崛起。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查看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1ek78iEUMQq7Tq-Tm8Kprw